殷开山(?—622年),名崤,字开山,以字行,京兆鄠(今西安市户县)人。为隋太谷长。唐高祖召补大将军掾,历迁吏部尚书。涉书,工为尺牍。《唐书本传》其父殷僧首为隋朝秘书丞。殷开山年青…
屈突通(557年—627年),复姓屈突,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父亲屈突长卿,北周时任邛州刺史。雍州长安人。原为隋朝大将,历仕杨坚、杨广,战功赫赫。杨广南巡江都,委以镇守…
刘弘基(582年—650年),雍州池阳人。父刘升是隋代河州刺史,弘基少年时落拓不羁,与一些轻浮子弟和任侠交往,不谋家产,依赖父亲的名声当了一名右勋侍。大业末年,从炀帝征辽东,后私宰…
段志玄(598年—642年)唐初齐州人(现山东临淄),唐代开国功臣。其父段偃师,隋末为太原书佐,从李渊起兵,官至郢州刺史。志玄随父在太原时,甚为李渊次子李世民所重。李渊起兵时,志玄…
萧瑀(575年—648年),字时文,后梁明帝萧岿之子。隋末割据江陵的萧铣还属他的子侄辈亲族。隋炀帝的皇后萧氏的弟弟,以外戚为隋炀帝重臣。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京兆府三原(今属陕西)人,唐朝伟大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
尉迟敬德(585年—658年),隋末唐初名将,名融,字敬德,鲜卑族,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城区)人。唐朝大将,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李…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玄武门之变时,因功升任侍中。贞观五年(631年),高士廉任吏部尚书,进封许国公。…
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临淄) 人。唐朝初年名相。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秦王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秦…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曲城(今河北省晋州市鼓城村)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少时贫困,隋朝末投奔瓦岗军,兵败,归唐。后…
李孝恭(591年—640年)唐初大将,高祖从侄,祖父是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个儿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李渊自太原起兵,负责经略巴蜀。武德四年(621年)任夔州总管,大造战…
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 隋…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唐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 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
晏几道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汉族,唐朝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是唐朝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李清…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
俺答汗(1507年—1582年)明朝土默特部重要首领,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达延汗孙。 又译作阿勒坦汗、阿拉坦汗。明朝嘉靖年间崛起,其部落初期游牧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
赵云传,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县人。他本是公孙瓒的部下,公孙瓒派刘备与田楷共同抗击袁绍,赵云随同前往,为刘备掌管骑兵。当刘备被曹操追逼至当阳长阪时,刘备舍弃妻儿向南逃走,赵云身裹刘…
黄忠,字汉升,南阳郡人。荆州牧刘表任命他为中郎将,黄忠与刘表的侄子刘磐共同镇守长沙郡攸县。曹操攻占荆州后,黄忠受命代行裨将军之职,仍留在原来任所,统属于长沙太守韩玄。刘备平定南方各…
马超,字孟起,扶风郡茂陵县人。马超的父亲马腾,汉灵帝末年在西州与边章、韩遂等一同举兵起事。灵帝初平三年(192),韩遂、马腾率兵前往长安。汉朝廷任命韩遂为镇西将军,让他领兵返回金城…
张飞,字益德,涿郡人,年轻时与关羽一道侍奉刘备。关羽比张飞年长几岁,故张飞把关羽当作兄长侍奉。刘备跟从曹操击败吕布后,随曹操返回许都,曹操任命张飞为中郎将。刘备脱离曹操先后投靠袁绍…
关羽,字云长,原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人。因战乱逃亡到涿郡。刘备在家乡招集兵马,关羽和张飞担任他的护卫。刘备任平原国国相后,任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管所辖军队。刘备与关、张二人连睡觉…
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人。他生下不久便失去了父亲,和祖母一起生活。家庭富有财产,性格颇爱施舍。其时天下已经大乱,鲁肃不治家事,大量散发家中钱财,标价出卖田地,以救济穷人结交士人为…
柴绍(588-638年),字嗣昌,晋州临汾(今山西省临汾市)人。隋唐时期名将,钜鹿郡公柴慎之子。 任侠仗义,矫捷勇武。初仕隋朝,起家左千牛备身,保护元德太子,迎娶唐国公李渊之女平阳…
秦宓,字子敕,广汉郡绵竹人。秦宓年轻时就很有才学,州郡征召他,他总是称有病而不去。秦宓上书益州牧刘焉,举荐儒士任定祖说:“古代百里奚、蹇叔以垂暮之年为秦国制定国策,甘罗、子奇在童稚…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属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传弟子。他…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少年时就很有名,是汉末名士“八俊”之一。他身高八尺左右,长得高大雄伟,相貌堂堂。入仕后先是以大将军随员的身份任北军中候。灵帝死后,接替王轈做了荆州刺史。当时…
施耐庵(1296年—1370年)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施耐庵所著,施耐庵本名彦端,汉族,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
三十六天罡星 天魁星——呼保义——宋江 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 天机星——智多星——吴用 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 天勇星——大 刀——关胜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 天猛星…
建安七子,是东汉建安年间的(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建安七子与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被视为东汉末三国时期的文学成就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