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色指的是人的颜面和形体的色泽。相气色,就是通过观察颜面与形体的色泽来推知人之贤愚寿天、贵贱穷通。
“气色”,是“气”与“色”的结合。察“气”观“色”,综合起来看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古代相术的一个重要内容。相学认为气和色的关系,如同油与灯,油清而后灯明,油浊而后灯暗,油尽则灯灭。人也一样,气舒则色畅,气畅则色润,色润则光泽华美夺人。相反,禀气枯浊,其色必然昏暗不明,故而以气畅色润者为佳相,主福寿荣华。气偏色焦,气滞色枯,或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气促不均者则为禀气浅薄的贫贱不寿之相。气色的命理体系很是复杂,有以气色配合阴阳五行与四季五方、论人命运的九州八卦干支气色说,有以气色配合二十四节令的气色之说,还有专以十三部位来推人吉凶的流年运气部位之说。有些气色说还与中医理论结合,因此在民间流传甚广。
所谓“四时气色”,就是一年四季的气色。每个季节人的气色不同,所主的吉凶也就各异。四时都有自己的本色,也就是正色,即春青、夏赤、秋白、冬黑。其他气色与正色的关系,便是根据五行生克原理构成的旺、相、休、囚、死。这跟八字算命术的道理一样。比如春季,春属木,木色青,所以是木旺或青色旺,其余依次是火(赤)相、水(黑)休、金(白)囚、土(黄)死;夏天是火旺、土相、木休、水囚、金死;秋天是金旺、水相、土休、火囚、木死;冬季是水旺、木相、金体、土囚、火死。例如,春天里人面部的某个位置如显青、赤色,则处于旺、相状态,一般都吉;而显出白、黄色,则就是囚、死了,因而也就多不吉利。以此类推。
一个人的气色是很难审察的,所以相人的气色,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认为鸡鸣之后、天亮之前,也就是拂晓时分最好,因为此时人的心境宁静 血气还没有客乱。
相气色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