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官员们是怎么放假的呢?

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统治,老百姓不可能有休假这样的事情,他们要努力的干活,才能确保一家人一年不会挨饿,地主呢?地主不用干活,他们只要负责好收租就行,每天都是放假。只有古代的官员,每天上朝、处理政务,像我们今天的上班族一样,按时按点的上下班。

说起官员休假,我们要从汉朝说起,汉朝有两种休假方式,一种是例假,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周末;一种是节令假,也就是过节时候放的假。汉朝要求各级官员集中在官衙办公和食宿,汉朝政府提供办公场所和住宿,看起来还比较合理和人性化,但是还有一条规定,那就是没有特令,平常不得回家。总不能为了当官,一年到头见不到家人,这样谁还愿意为朝廷出力呢,所以汉朝规定官员们每过五日可以“休沐”,也就是上五天班休息一天。汉朝这样的休假制度也通过《汉律》来保证官员能够休息。

汉朝除了“休沐”之外,每到冬至、夏至、春节等各类节气也是给官员放假的。当然了,要是官员有特殊的私事,生病或者结婚生子是可以请假的。汉朝老祖宗们的休假已经开始走上正轨,也为以后历朝历代创立了好的开端。

虽然汉朝老祖宗的休假制度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但是历朝历代还有不一样,各有各的特色。汉朝休假制度被实行800年以后,到隋时期的休假就开始改为十天休息一次,称为“旬休”。

为什么隋唐要改变老祖宗定下来的休假制度呢?

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工作忙,也只好让官员们少休息一点了。隋唐时期一个月分为上、中、下三旬,“旬休”为每月的第十天、第二十天和最后一天放假,让官员们回家洗一个澡、见见老婆孩子。看似隋唐的休假制度好像比汉朝休假的天数要少,但其实不然。刚才我们也提到了,汉朝过节气的时候会放假,到了隋唐时期把节气放假发扬光大了,每逢春节、冬至放七天,这七天可是带薪休假。隋唐时期除了像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样的节日之外,还有皇帝的生日、佛祖的生日、孔子的生日统统都要放假,这样算下来一年放假天数肯定比汉朝放假时间长了。我们现在的节日放假制度,也是从唐朝时期延续下来的,规定法定节日放假就是这样来的。

到了朝,这是官员们最幸福的一个朝代

一年居然可以放假一百多天,相当于三天休息一次,那么这一百多天的假是怎么放的呢?宋朝沿袭了隋唐时期的休假制度,实行“旬休”,这样一年下来放假36天,可是宋朝节日多啊!宋朝是历史上节日最多的朝代,宋朝老祖宗觉得节日不够多自己还充分发挥创新精神,自己创立节日。宋朝只要是节日都会放假,日、寒食、冬至各放假七日,天庆节(正月初三)、上元节、天圣节(太后生日)、夏至、立春、人日、中秋节、清明、七夕、末伏等这样一些节日也可放假(是不是有很多节日都没听说过?)。以此统计,宋朝所有假期加起来有一百一十多天,是不是羡慕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其实个人感觉没有必要太羡慕宋朝的放假制度,要是知道为什么给官员们放这么长时间的假期你就觉得他们有点“可怜”了。古代为官和现代差不多,不可能让你在自己老家做官,有的官员离自己老家有好几千里,你可以带着老婆孩子去你当官的地方,但是你的父母呢?远在千里之外,如果假期放不了几天,你想回家看望老父母都是奢望,来回路上花费的时间就要好几个月。百善孝为先,古代社会更是如此,在家庭中重视孝敬父母,古代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只能多回家看看,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经常有人说“忠孝难两全”的原因。

到了元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元朝统治者可能觉得自己马跑的快,回家探亲只要是骑上他们的马肯定分分钟到达目的地。元朝统治者讨厌汉族的这些繁文缛节,一年只有十六天假期。

到了明朝可以恢复宋朝的放假制度了吧?

即便恢复宋朝的放假制度不行,恢复隋唐、汉朝的放假制度也行。朱元璋可不愿意恢复,毕竟我是给你们发工资的,给我好好干活就行,想当初我当农民的时候可是没有假期的,要说有那也就是过年那一天。既然明朝各级官员有强烈要求放假的愿望,那我朱元璋也要顺应民意,规定好了一年只放三天假,分别是过年、冬至、本人朱元璋的生日,以后只有这三天的假期,各级官员也不要再想三想四了。朱元璋规定的放假制度实行起来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夫妻两地分居、孝敬父母、教育孩子等等问题,于是后来迫不得已改为一年放一次寒假,为期一个月,才使得部分问题得到解决。

到了清朝

统治者把冬至、春节、元宵节三个节日连起来休息,这样官员可以足足休息一个月。除此之外,清朝还从西方国家传入国庆节,当时的国庆节就是黄帝和皇太后的生日,相当于一年两个国庆节,都放三天假。再到清朝后来引入西方的星期概念,就改为一星期即七天就休一天,星期休假制度慢慢延续到现在。

(0)
上一篇 2019-08-20 上午10:27
下一篇 2023-05-23 下午8:32

相关推荐